2013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;2013年7月工作于兰州理工大学。近些年来主要研究寒区工程中水热运移对工程影响、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,资源评估,水合物形成与稳定性研究。在当下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前提下,积极研究水合物法捕获二氧化碳装置和技术以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。主持国家级,省级,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SCI/EI论文10余篇,授权专利20余项,其中企业转化3项。
主要研究方向
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包括:(1)天然气水合物勘探,资源评估(2)水合物形成与稳定性研究 (3)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(4)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气体水合物技术应用;
教学工作
主要讲授《热工基础》、《传热学》、《工程热力学》、《传热传质学》
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
[1]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温度剃度对不同颗粒级配砂土中甲烷水合物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”(41661103),2017.1-2020.12,39万,主持,结题
[2]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任务:高寒矿区裂隙岩层改造技术研发与应用,2022年10月-2025年10月:80万,主持
[3]冰川观测站建设技术服务合同,自然资源部,2023-09-12至2025-12-30;307万,主持
[4]企业委托技术研发项目:二氧化碳水合物法快速捕获系统研发(032943),2022年12月-2023年12月,21万,主持
[5]专利权转让合同,一项发明专利转让30万元,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转让15万元。
[6]兰州大学委托测试项目,冻土岩芯的物理参数、有机碳氮含量测定,横向,9.5万,主持
[7] 兰州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,(09020281),主持、结题,2013.1-2018.12
[8]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,温度梯度对不同粉土中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机理研究,SKLFSE201406,主持,2014.01-2015.12
[9]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,黄河流域乡村清洁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,参与,结题,2022.04-2022.12,60万
[10]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,工业过程尾气中CO2水合物法高效捕集与分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(23YFFA0061),参与、在研,2023.9-2025.12
代表性论文
[11]YingmeiWang*, Wang X, Wang J, et al.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 two-phase closed thermosyphon with different inclination angles based on the core-tube monitoring[J]. 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, 2023, 42: 102738,SCI二区top
[12]WangYingmei* Liu J, Jiao W, et al.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rchie Model Parameters in Hydrate 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Gradients[J]. Energies, 2023, 16(14): 5517.SCI三区
[13]WangYingmei*, Niu A, Liu S, et al. Effects of composite accelera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carbon dioxide hydrates[J]. ACS omega, 2022, 7(18): 15359-15368.SCI三区
[14]YingmeiWang*, Niu A, Jiao W, et al. Effects of the presence of promoters sodium dodecyl sulfate, nanographite, and tetra-n-butylammonium bromide on the formation of CO2 hydrates[J]. Energy & Fuels, 2022, 36(17): 10269-10277.SCI三区
[15]YingmeiWang*, Song H, Qin H, et al. Influence of convection term on temperature field during soil freezing[J]. Buildings, 2022, 12(12): 2183.SCI三区
[16]WangYingmei*, Dong S, Zhang M, et al.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ormation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hydrate in layered sand[J]. ACS omega, 2020, 5(46): 29882-29888.SCI三区
[17]Yingmei W*, Qingbai W, Peng Z, et al. Effects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cooling rate on the formation of methane hydrates in coarse sand[J].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&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, 2013 (02).SCI三区
[18]王英梅,姜雪晨,车旭东,等.冰点以下氨基酸类促进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影响[J/OL].化工进展,1-12[2025-05-22].北大中文核心
[19]王英梅,王立瑾,滕亚栋,等.不同分解压力下L-Met浓度对CO2水合物稳定性影响研究[J].地学前缘,2025,32(02):195-205.北大中文核心
[20]王英梅,滕亚栋,王立瑾,等.多次加压条件下L-Met和MWCNT促进剂对CO2水合物生成的影响[J].化工进展,2024,43(12):7049-7058.北大中文核心
[21]王英梅;王茜;王俊程;刘永恒,充液率和倾角对多年冻土区重力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,冰川冻土,2024VOL.46NO.02,722-730.T1期刊
[22]王英梅;刘生浩;滕亚栋;王立瑾;焦雯泽等,NaCl浓度对CO2水合物形成与稳定性的影响,化工进展,2023VOL.42NO.11,6093-6101,EI
[23]王英梅;王俊程;刘永恒;王茜,长度比对低温重力热管强化传热的影响,低温工程,2022,(2):42-47北大中文核心
[24]王英梅,张兆慧,刘生浩,等.促进剂体系中二氧化碳水合物常压分解[J].化工进展,2022,41(S1):141-149.EI
[25]王英梅,张兆慧,牛爱丽,等.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储存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[J].化工进展,2021,40(S2):364-372.EI
[26]王英梅,牛爱丽,张兆慧,等.二氧化碳水合物快速生成方法研究进展[J].化工进展,2021,40(S2):117-125.EI
[27]王英梅,张梦迪,吴青柏,等.水合物一次分解压力对记忆效应的影响[J].石油与天然气化工,2021,50(04):66-72.北大中文核心
[28]王英梅,董世强,展静,吴青柏,张鹏.石英砂粒径大小对甲烷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影响[J].化工进展,2020,39(08):3049-3056.EI
授权专利
[1]王英梅*;一种可以快速非扰动取样的水合物反应釜,发明专利,2017-9-5至2019-9-5中国,ZL201510249213.2.
[2]王英梅*;张兆慧;董世强;张梦迪;牛爱丽;张学民;王佳贤;一种用于多孔介质的孔隙度测量装置,发明专利,2020-9-22至2021-9-22中国,ZL201922307995.7
[3]王英梅*,鄢超,李永杰,秦浩森.基于冻结法改良矿区地层裂隙的装置及其方法[P].发明专利,甘肃省:CN117488771A,2024-02-02.
[4]王英梅*;董世强;王俊程;张梦迪;一种水合物分解装置,实用新型专利,2020-6-16至2021-6-16,中国,ZL201920751934.7.
[5]王英梅*;董世强;张梦迪;王俊程;多用途环境友好型水合物形成系统,实用新型专利,2020-9-22至2021-9-22中国,ZL201920750923.7.
教学及获奖情况
[1]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:热工基础(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),骨干成员,甘肃省教育厅,2022.6
创新创业指导
[1]全国3D大赛16周年精英联赛,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”生态乐活、绿色智享“——健身休闲综合一体化BIM建筑设计,国家级三等奖。
[2]“中国中车杯”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,一种基于太阳能板辅助护栏清洗小车,国家级三等奖。
[3]全国3D大赛16周年精英联赛,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“生态乐活、绿色智享”——健身休闲综合一体化BIM建筑设计,省级特等奖。
[4]2023年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,甘肃省教育厅、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基于TRIZl理论的一种水合物法二氧化碳处理封存装置,省级一等奖。
[5]全国3D大赛16周年精英联赛,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 基于BIM的建筑优化设计——上岸大学研究生宿舍楼设计,省级二等奖。
[6]第一届甘肃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,甘肃省教育厅,基于小球藻光合作用的新型室内二氧化碳吸收装置,省级二等奖。
[7]全国 3D 大赛 15 周年精英联赛(2022-2023),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,一种甲烷气体回收装置,省级三等奖。
[8]全国 3D 大赛 15 周年精英联赛(2022-2023),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,一种小球藻新型二氧化碳吸收装置,省级三等奖。